- 袁智强;张征;祝达康;
钠硫电池储能系统是一种新兴的储能技术。针对上海电网的特征,对钠硫电池储能系统在上海电网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通过介绍钠硫电池储能系统在上海电网的电力网络、新能源电厂、用户侧的应用规划和应用效益的分析,认为这一储能技术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10年03期 v.27;No.138 1-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袁智强;张征;祝达康;
钠硫电池储能系统是一种新兴的储能技术。针对上海电网的特征,对钠硫电池储能系统在上海电网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通过介绍钠硫电池储能系统在上海电网的电力网络、新能源电厂、用户侧的应用规划和应用效益的分析,认为这一储能技术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10年03期 v.27;No.138 1-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缪源诚;
大型海上风电场并网会因其本身具有的特点而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带来新的问题。以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为对象,分析了大型海上风电场并网的接线方式,并网与短路容量、电能质量、无功功率以及继电保护的关系,并以上海南汇风电场的运行经验为参考,对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并网对电网调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2010年03期 v.27;No.138 5-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缪源诚;
大型海上风电场并网会因其本身具有的特点而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带来新的问题。以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为对象,分析了大型海上风电场并网的接线方式,并网与短路容量、电能质量、无功功率以及继电保护的关系,并以上海南汇风电场的运行经验为参考,对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并网对电网调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2010年03期 v.27;No.138 5-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刘华勇;谢开贵;罗晓初;胡博;王小波;
单纯依据设备投资费用进行设备选型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LCC)原理,结合资金的时间价值,介绍等年值的概念,提出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费用构成和计算模型。结合电力设备实际,给出了在LCC分析中,计及可靠性的设备投资、运行维修、停电损失等费用的等年值电力设备LCC的计算模型。通过实例进行的电力设备LCC计算分析,真实地反映了工程中现金流水平,证实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工程实用性。
2010年03期 v.27;No.138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刘华勇;谢开贵;罗晓初;胡博;王小波;
单纯依据设备投资费用进行设备选型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LCC)原理,结合资金的时间价值,介绍等年值的概念,提出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费用构成和计算模型。结合电力设备实际,给出了在LCC分析中,计及可靠性的设备投资、运行维修、停电损失等费用的等年值电力设备LCC的计算模型。通过实例进行的电力设备LCC计算分析,真实地反映了工程中现金流水平,证实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工程实用性。
2010年03期 v.27;No.138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李瑾;杜成刚;张华;
车辆到电网(V2G)技术实现了电网与电动汽车的双向互动,是智能电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V2G技术的概念出发,分析了V2G技术的工作原理、充放电业务流程,指出了要发展和推广V2G技术,电动汽车企业和电网企业应在相关标准制定方面加强研究和合作。最后阐述了V2G相关技术国外研究应用现状、V2G技术对电动汽车产业、智能电网的重要意义。
2010年03期 v.27;No.138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李瑾;杜成刚;张华;
车辆到电网(V2G)技术实现了电网与电动汽车的双向互动,是智能电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V2G技术的概念出发,分析了V2G技术的工作原理、充放电业务流程,指出了要发展和推广V2G技术,电动汽车企业和电网企业应在相关标准制定方面加强研究和合作。最后阐述了V2G相关技术国外研究应用现状、V2G技术对电动汽车产业、智能电网的重要意义。
2010年03期 v.27;No.138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陈雪瓅;汪政;
馈线自动化的应用是配电自动化技术实用化的重要方向之一。简要介绍了配电网实施馈线自动化的条件和馈线自动化的技术特点。以馈线自动化在上海世博园区的应用为实例,具体阐述了集中式馈线自动化故障处理模式和电力载波加光纤的综合通信模式的应用情况、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2010年03期 v.27;No.138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陈雪瓅;汪政;
馈线自动化的应用是配电自动化技术实用化的重要方向之一。简要介绍了配电网实施馈线自动化的条件和馈线自动化的技术特点。以馈线自动化在上海世博园区的应用为实例,具体阐述了集中式馈线自动化故障处理模式和电力载波加光纤的综合通信模式的应用情况、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2010年03期 v.27;No.138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柳志军;张鹏飞;申威;
数字化台区建设在智能电网研究中是配电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数字化台区的总体设计方案,阐述了数字化台区各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功能,论述了可满足数字化台区的数据传输类型和主站软件要求,总结了目前数字化台区发展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2010年03期 v.27;No.138 18-2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 柳志军;张鹏飞;申威;
数字化台区建设在智能电网研究中是配电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数字化台区的总体设计方案,阐述了数字化台区各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功能,论述了可满足数字化台区的数据传输类型和主站软件要求,总结了目前数字化台区发展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2010年03期 v.27;No.138 18-2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 贺静;苏卫华;
中压配电网具有结构复杂、数据量庞大等特点,现有评价指标体系对配电网规划、建设和改造的指导力度不强。介绍了在SMART原则指导下,运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的筛选方法,对现有的配电网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建立了中压配电网关键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其中关键评价指标的提取算法。通过应用实例表明,关键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结论能够较具体地指导配电网建设改造。
2010年03期 v.27;No.138 21-2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贺静;苏卫华;
中压配电网具有结构复杂、数据量庞大等特点,现有评价指标体系对配电网规划、建设和改造的指导力度不强。介绍了在SMART原则指导下,运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的筛选方法,对现有的配电网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建立了中压配电网关键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其中关键评价指标的提取算法。通过应用实例表明,关键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结论能够较具体地指导配电网建设改造。
2010年03期 v.27;No.138 21-2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豆书亮;殷莎;王磊;
城市电网的电力电缆线路比例增大,电网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方式引起广泛关注。以宁波110 kV海油变电站为例,介绍了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案的确定,重点介绍了中性点电阻接入系统的方式,接地变压器容量及电阻值等的选择,以及保护配置和设计原则。
2010年03期 v.27;No.138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豆书亮;殷莎;王磊;
城市电网的电力电缆线路比例增大,电网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方式引起广泛关注。以宁波110 kV海油变电站为例,介绍了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案的确定,重点介绍了中性点电阻接入系统的方式,接地变压器容量及电阻值等的选择,以及保护配置和设计原则。
2010年03期 v.27;No.138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王立波;王珏昕;孟宇;张洪明;唐悦;张密;
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方案的决策,要依据有可比性的测试数据。通过选取某一典型的抄表台区,对多个载波抄表厂家产品在同一环境下,影响载波通信效果的信号调试方法、载波频率、组网算法等主要因素进行测试分析,介绍了测试系统结构以及测试结果。测试结果的分析可供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方案选择时参考。
2010年03期 v.27;No.138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王立波;王珏昕;孟宇;张洪明;唐悦;张密;
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方案的决策,要依据有可比性的测试数据。通过选取某一典型的抄表台区,对多个载波抄表厂家产品在同一环境下,影响载波通信效果的信号调试方法、载波频率、组网算法等主要因素进行测试分析,介绍了测试系统结构以及测试结果。测试结果的分析可供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方案选择时参考。
2010年03期 v.27;No.138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张弛;
实时掌握杆上变压器的负荷资料,是做好线损精细化管理的需要。介绍了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新型杆上变压器远程负荷监测系统,给出该系统的结构、主要功能和技术标准。分析并总结了该系统在上海城区10 kV架空线路降损、220/380V低压配电网降损以及10 kV杆上变压器运行管理降损中的应用情况,应用实例验证了该系统对低压配电网降损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2010年03期 v.27;No.138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 张弛;
实时掌握杆上变压器的负荷资料,是做好线损精细化管理的需要。介绍了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新型杆上变压器远程负荷监测系统,给出该系统的结构、主要功能和技术标准。分析并总结了该系统在上海城区10 kV架空线路降损、220/380V低压配电网降损以及10 kV杆上变压器运行管理降损中的应用情况,应用实例验证了该系统对低压配电网降损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2010年03期 v.27;No.138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 林亮;
在配电网自动化的实现和完善的过程中,存在着多个相关系统不协调的问题。针对太仓配电网信息管理现状,提出了将调度防误系统与OPEN2000调度自动化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配合使用的方案,并分析了该方案的设计、安全措施等。作为配电网自动化实施前的过渡期方案,该方案容易实现并有效。
2010年03期 v.27;No.138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林亮;
在配电网自动化的实现和完善的过程中,存在着多个相关系统不协调的问题。针对太仓配电网信息管理现状,提出了将调度防误系统与OPEN2000调度自动化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配合使用的方案,并分析了该方案的设计、安全措施等。作为配电网自动化实施前的过渡期方案,该方案容易实现并有效。
2010年03期 v.27;No.138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陈昊;田涛;
通信电源的接入应严格遵循有关规定。讨论了线路保护复用数字通道的现状和通信电源的交叉供电问题,以南京地区三汊湾变电站为例,介绍了对4条线路数字通道的检查和将两组通信设备分别接入不同电信电源的整改措施,该措施现场可操作性强,效果良好。
2010年03期 v.27;No.138 39-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陈昊;田涛;
通信电源的接入应严格遵循有关规定。讨论了线路保护复用数字通道的现状和通信电源的交叉供电问题,以南京地区三汊湾变电站为例,介绍了对4条线路数字通道的检查和将两组通信设备分别接入不同电信电源的整改措施,该措施现场可操作性强,效果良好。
2010年03期 v.27;No.138 39-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周韫捷;
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是设备状态检修的核心技术之一。介绍了我国电网电缆设备状态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并进行了分析。在介绍国外电网电缆设备状态监测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其中可供我国借鉴的特点,并对我国电网电缆设备状态监测技术进行了展望和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2010年03期 v.27;No.138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周韫捷;
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是设备状态检修的核心技术之一。介绍了我国电网电缆设备状态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并进行了分析。在介绍国外电网电缆设备状态监测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其中可供我国借鉴的特点,并对我国电网电缆设备状态监测技术进行了展望和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2010年03期 v.27;No.138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周雄明;王晓东;
电缆故障测寻的关键在于快速、准确的故障定位。车载式电缆故障定位装置将先进的三次脉冲定位方法和装载在汽车上的集成电缆故障测试系统相结合,明显地提高了电缆故障测寻的效率。介绍了车载式电缆故障定位装置的基本装备、技术特点,以及实际应用的效果。
2010年03期 v.27;No.138 52-5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 周雄明;王晓东;
电缆故障测寻的关键在于快速、准确的故障定位。车载式电缆故障定位装置将先进的三次脉冲定位方法和装载在汽车上的集成电缆故障测试系统相结合,明显地提高了电缆故障测寻的效率。介绍了车载式电缆故障定位装置的基本装备、技术特点,以及实际应用的效果。
2010年03期 v.27;No.138 52-5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 陶鹏;
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预制式接头的结构设计存在缺陷,易引发电缆故障,但可以通过施工工艺的改进予以解决。介绍了该预制式接头的基本结构、施工过程以及对其典型故障原因进行的试验性分析。针对该接头因其结构缺陷而引起故障这一根本原因,改进了接头的施工工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0年03期 v.27;No.138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陶鹏;
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预制式接头的结构设计存在缺陷,易引发电缆故障,但可以通过施工工艺的改进予以解决。介绍了该预制式接头的基本结构、施工过程以及对其典型故障原因进行的试验性分析。针对该接头因其结构缺陷而引起故障这一根本原因,改进了接头的施工工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0年03期 v.27;No.138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陈国信;吴增辉;邓开清;
针对多回同塔110 kV线路铁塔塔头尺寸小,利用常规带电作业方法难以进行绝缘子更换的难题,研究出了两种带电作业方法和作业工具。阐述了这两种作业方法的研究原则和操作步骤。通过在福建省的推广应用证明了这两种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多回同塔110 kV线路悬垂绝缘子串带电更换的难题。
2010年03期 v.27;No.138 57-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陈国信;吴增辉;邓开清;
针对多回同塔110 kV线路铁塔塔头尺寸小,利用常规带电作业方法难以进行绝缘子更换的难题,研究出了两种带电作业方法和作业工具。阐述了这两种作业方法的研究原则和操作步骤。通过在福建省的推广应用证明了这两种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多回同塔110 kV线路悬垂绝缘子串带电更换的难题。
2010年03期 v.27;No.138 57-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吴增辉;邓开清;
运行中的电力线路经常会遇到因周围情况发生变化而需对线路铁塔原位带电提升高度的问题。以处理厦门电业局所辖电力线路铁塔存在的基础隐患为例,介绍了原位带电提升线路铁塔技术,对提升作业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论证,详细介绍了施工作业方法并进行效益分析。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原位提升铁塔高度的需求。
2010年03期 v.27;No.138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1K] - 吴增辉;邓开清;
运行中的电力线路经常会遇到因周围情况发生变化而需对线路铁塔原位带电提升高度的问题。以处理厦门电业局所辖电力线路铁塔存在的基础隐患为例,介绍了原位带电提升线路铁塔技术,对提升作业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论证,详细介绍了施工作业方法并进行效益分析。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原位提升铁塔高度的需求。
2010年03期 v.27;No.138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