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用电

特别策划

  • 特约栏目主编寄语

    王守相;赵倩宇;

    <正>2024年3月刊的特别策划栏目,是对2月刊“新能源接入下交直流配电网灵活性优化技术”特别策划专题的延续,包括7篇技术文章,介绍如下。为推动含高渗透率光伏配电网的可持续性发展,“基于多目标深度强化学习的配电网光伏接纳能力提升方法”构建了一个旨在降低系统网损和提高光伏接纳能力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并将此数学模型转化为一个多目标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同时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多目标强化学习算法来解决该决策问题。

    2024年03期 v.41;No.280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 特约栏目主编寄语

    王守相;赵倩宇;

    <正>2024年3月刊的特别策划栏目,是对2月刊“新能源接入下交直流配电网灵活性优化技术”特别策划专题的延续,包括7篇技术文章,介绍如下。为推动含高渗透率光伏配电网的可持续性发展,“基于多目标深度强化学习的配电网光伏接纳能力提升方法”构建了一个旨在降低系统网损和提高光伏接纳能力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并将此数学模型转化为一个多目标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同时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多目标强化学习算法来解决该决策问题。

    2024年03期 v.41;No.280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 基于多目标深度强化学习的配电网光伏接纳能力提升方法

    宫建锋;齐屹;韩一鸣;张斌;尹孜阳;王守相;

    在低碳能源转型的背景下,解决配电系统运营单位和光伏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迫在眉睫。因此,为推动含高渗透率光伏配电网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深度强化学习的光伏接纳能力提升方法。首先,构建一个旨在降低系统网损和提高光伏接纳能力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然后,将此数学模型转化为一个多目标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并设计一种改进的多目标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算法来解决这一决策问题。所提方法利用训练后的DRL模型实现光伏、静止无功补偿器和电容器组调度策略的快速求解,满足实时在线决策需求,并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光伏和负载预测误差所导致的不确定性对决策鲁棒性的影响。最后,在IEEE 33节点算例上,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根据决策人员的偏好输出一组优化解,有效地平衡网损和光伏接纳能力之间的关系。

    2024年03期 v.41;No.280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4K]
  • 基于多目标深度强化学习的配电网光伏接纳能力提升方法

    宫建锋;齐屹;韩一鸣;张斌;尹孜阳;王守相;

    在低碳能源转型的背景下,解决配电系统运营单位和光伏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迫在眉睫。因此,为推动含高渗透率光伏配电网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深度强化学习的光伏接纳能力提升方法。首先,构建一个旨在降低系统网损和提高光伏接纳能力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然后,将此数学模型转化为一个多目标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并设计一种改进的多目标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算法来解决这一决策问题。所提方法利用训练后的DRL模型实现光伏、静止无功补偿器和电容器组调度策略的快速求解,满足实时在线决策需求,并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光伏和负载预测误差所导致的不确定性对决策鲁棒性的影响。最后,在IEEE 33节点算例上,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根据决策人员的偏好输出一组优化解,有效地平衡网损和光伏接纳能力之间的关系。

    2024年03期 v.41;No.280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4K]
  • 基于数据驱动的源网荷储协同自治方法与理论研究

    李鹏;崔荣喜;卢京祥;王文欣;杜善慧;李晓宇;

    在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的驱动下,可再生能源在配电网中的应用不断增加,同时也面临着强不确定性的分布式电源带来的挑战。针对主动配电网日前有功无功协调优化问题提出了多阶段随机规划模型和改进的值迭代算法,通过对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进行适应性修改,提高了算法的可靠性。采用无模型方式解决多阶段随机规划问题,以更好地应对可再生能源的时变性、波动性和间歇性。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充分利用储能和电容器组的灵活调节潜力,实现储能装置电量在不同时段之间的可调性转移,更好地适应可再生能源和负荷的功率波动情况,从而有效管理和控制配电网运行,推动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03期 v.41;No.280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 基于数据驱动的源网荷储协同自治方法与理论研究

    李鹏;崔荣喜;卢京祥;王文欣;杜善慧;李晓宇;

    在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的驱动下,可再生能源在配电网中的应用不断增加,同时也面临着强不确定性的分布式电源带来的挑战。针对主动配电网日前有功无功协调优化问题提出了多阶段随机规划模型和改进的值迭代算法,通过对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进行适应性修改,提高了算法的可靠性。采用无模型方式解决多阶段随机规划问题,以更好地应对可再生能源的时变性、波动性和间歇性。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充分利用储能和电容器组的灵活调节潜力,实现储能装置电量在不同时段之间的可调性转移,更好地适应可再生能源和负荷的功率波动情况,从而有效管理和控制配电网运行,推动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03期 v.41;No.280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 适应光伏高比例接入配电网的变流器控制策略

    李立生;于海东;刘洋;黄敏;由新红;刘文彬;

    随着“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和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光伏产业飞速发展,配电网的光伏渗透率持续增大。满足光伏接入需求的变流器是适应光伏接入配电网的最关键设备,变流器的控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为了满足光伏高比例接入配电网的需求,对变流器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了配电网中高比例光伏装置接入下的技术要求。其次,在PSCAD/EMTDC暂态仿真平台中搭建了光伏并网模型;基于暂态仿真模型,提出了基于dq控制的变流器控制策略,并分别对电网处于暂态条件下,发生电压骤降、骤升和进行频率调节时变流器的控制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最后,在PSCAD/EMTDC暂态仿真平台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在电压骤降80%、电压骤升到115%和频率调节场景下都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证明了所提变流器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2024年03期 v.41;No.280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 适应光伏高比例接入配电网的变流器控制策略

    李立生;于海东;刘洋;黄敏;由新红;刘文彬;

    随着“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和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光伏产业飞速发展,配电网的光伏渗透率持续增大。满足光伏接入需求的变流器是适应光伏接入配电网的最关键设备,变流器的控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为了满足光伏高比例接入配电网的需求,对变流器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了配电网中高比例光伏装置接入下的技术要求。其次,在PSCAD/EMTDC暂态仿真平台中搭建了光伏并网模型;基于暂态仿真模型,提出了基于dq控制的变流器控制策略,并分别对电网处于暂态条件下,发生电压骤降、骤升和进行频率调节时变流器的控制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最后,在PSCAD/EMTDC暂态仿真平台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在电压骤降80%、电压骤升到115%和频率调节场景下都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证明了所提变流器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2024年03期 v.41;No.280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 绿证-碳交易机制下新型电力系统电-氢-气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郑婉婷;赵倩宇;王璇;王守相;张华龙;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提出了一种绿证-碳交易机制下新型电力系统电-氢-气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首先,以两阶段电转气作为能源桥梁,提出了考虑电化学储能系统、氢储能系统和气储能系统的新型混合储能系统;其次,为了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降低碳排放量,引入了绿证-碳联合交易机制,并采用了能源断供/弃能机制,同时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最后,以新型混合储能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购能成本、可靠性成本、绿证-碳交易成本之和为目标函数,并采用CPLEX求解器求解。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在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同时实现系统的经济性、低碳性、可靠性最优。

    2024年03期 v.41;No.280 24-3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3K]
  • 绿证-碳交易机制下新型电力系统电-氢-气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郑婉婷;赵倩宇;王璇;王守相;张华龙;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提出了一种绿证-碳交易机制下新型电力系统电-氢-气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首先,以两阶段电转气作为能源桥梁,提出了考虑电化学储能系统、氢储能系统和气储能系统的新型混合储能系统;其次,为了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降低碳排放量,引入了绿证-碳联合交易机制,并采用了能源断供/弃能机制,同时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最后,以新型混合储能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购能成本、可靠性成本、绿证-碳交易成本之和为目标函数,并采用CPLEX求解器求解。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在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同时实现系统的经济性、低碳性、可靠性最优。

    2024年03期 v.41;No.280 24-3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3K]
  • 省级电网储能发展规模双层优化评估方法

    孟祥飞;张惠雯;孙东磊;郑婉婷;王耀;孙毅;王守相;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储能在电网中得到大量应用,在此背景下对省级电网储能的发展规模进行综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省级电网储能的经济性、可靠性、利用率、环保性4个维度出发,建立了多维储能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提出了AHP-改进CRITIC的权重确定方法,充分考虑了指标数据的对比强度、相关性和离散程度,将主客观权重结合确定各项指标的组合权重,避免了采用单一方法的极端性。其次,提出了储能双层优化评估模型,上层以省级电网的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优化储能和新能源出力曲线;下层建立储能VIKOR多准则评价模型,计算不同储能配置方案下的指标体系并进行综合评估。最后,以某省级电网为例,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2024年03期 v.41;No.280 3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0K]
  • 省级电网储能发展规模双层优化评估方法

    孟祥飞;张惠雯;孙东磊;郑婉婷;王耀;孙毅;王守相;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储能在电网中得到大量应用,在此背景下对省级电网储能的发展规模进行综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省级电网储能的经济性、可靠性、利用率、环保性4个维度出发,建立了多维储能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提出了AHP-改进CRITIC的权重确定方法,充分考虑了指标数据的对比强度、相关性和离散程度,将主客观权重结合确定各项指标的组合权重,避免了采用单一方法的极端性。其次,提出了储能双层优化评估模型,上层以省级电网的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优化储能和新能源出力曲线;下层建立储能VIKOR多准则评价模型,计算不同储能配置方案下的指标体系并进行综合评估。最后,以某省级电网为例,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2024年03期 v.41;No.280 3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0K]
  • 基于等效负荷分布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线损计算

    李乐萍;许皓;王予希;刘希峰;吕春晖;张利;

    分布式可再生电源的大量接入造成配电线路潮流波动频繁,给评估配电网的理论线损带来极大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等效负荷分布的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将分布式电源发电波动与负荷波动合并为净负荷考虑,并结合线路参数分布的不均匀性定义了等效负荷分布,基于等面积法则建立了等效负荷分布曲线的求取方法;以等效负荷分布为主要输入特征,并计及无功功率的作用,构建线损计算的BP神经网络模型;根据负荷分布的典型分类,分5类模式进行BP神经网络训练,并采用分布式电源加入后的典型等效负荷分布进行配电网线损计算。使用基于IEEE 33节点系统的修正算例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测试评估,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满足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理论线损的大规模计算需求,且精度较高,很好地满足了工程应用的需要。

    2024年03期 v.41;No.280 42-5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3K]
  • 基于等效负荷分布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线损计算

    李乐萍;许皓;王予希;刘希峰;吕春晖;张利;

    分布式可再生电源的大量接入造成配电线路潮流波动频繁,给评估配电网的理论线损带来极大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等效负荷分布的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将分布式电源发电波动与负荷波动合并为净负荷考虑,并结合线路参数分布的不均匀性定义了等效负荷分布,基于等面积法则建立了等效负荷分布曲线的求取方法;以等效负荷分布为主要输入特征,并计及无功功率的作用,构建线损计算的BP神经网络模型;根据负荷分布的典型分类,分5类模式进行BP神经网络训练,并采用分布式电源加入后的典型等效负荷分布进行配电网线损计算。使用基于IEEE 33节点系统的修正算例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测试评估,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满足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理论线损的大规模计算需求,且精度较高,很好地满足了工程应用的需要。

    2024年03期 v.41;No.280 42-5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3K]
  • 计及电-气-热综合能源的有源配电网故障恢复

    李尚宇;秦昱;田巍巍;周荣乐;臧祥宇;

    针对配电系统遭受故障后产生失负荷现象并难以恢复的问题,提出了计及电-气-热多能耦合的有源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首先,剖析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中燃气轮机和热电联产耦合设备异质能流的转化特性,深度挖掘电力网-天然气网-热网多能流在能源转化过程中通过“以气转电”和“以热替电”降低失负荷风险。其次,以失负荷量最小和开关动作次数最少为目标函数,基于Distflow潮流方程构建计及IES的有源配电网故障恢复模型,通过调整网络拓扑结构和运行状态决策出最优故障恢复策略。然后,针对模型非凸非线性特点,采用二阶锥松弛法和Big-M法将其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以便于求解。最后,以IEEE 33节点配电网、20节点天然气网和16节点热网(E33-G20-H16)组成的IES为例,验证了利用电-气-热多能耦合IES对配电网进行故障恢复可有效减少开关动作次数并改善失负荷现象。

    2024年03期 v.41;No.280 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8K]
  • 计及电-气-热综合能源的有源配电网故障恢复

    李尚宇;秦昱;田巍巍;周荣乐;臧祥宇;

    针对配电系统遭受故障后产生失负荷现象并难以恢复的问题,提出了计及电-气-热多能耦合的有源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首先,剖析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中燃气轮机和热电联产耦合设备异质能流的转化特性,深度挖掘电力网-天然气网-热网多能流在能源转化过程中通过“以气转电”和“以热替电”降低失负荷风险。其次,以失负荷量最小和开关动作次数最少为目标函数,基于Distflow潮流方程构建计及IES的有源配电网故障恢复模型,通过调整网络拓扑结构和运行状态决策出最优故障恢复策略。然后,针对模型非凸非线性特点,采用二阶锥松弛法和Big-M法将其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以便于求解。最后,以IEEE 33节点配电网、20节点天然气网和16节点热网(E33-G20-H16)组成的IES为例,验证了利用电-气-热多能耦合IES对配电网进行故障恢复可有效减少开关动作次数并改善失负荷现象。

    2024年03期 v.41;No.280 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8K]

配电

  • 考虑负荷动态响应特性的居民小微负荷优化调度策略

    李彬;李悦欣;林驿轩;祝恩国;刘岩;王朝亮;

    伴随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居民侧灵活小微负荷资源大量涌现并成为电网互动业务的主要参与角色。提出了考虑负荷动态响应特性的居民小微负荷优化调度策略,设计了主站-聚合商-小微负荷的多层级协调互动架构。基于典型小微负荷的动态响应特性,构建了可转移、可削减等柔性负荷特性模型。应用贝叶斯算法对用户侧负荷数据进行分类预测,得到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后的负荷聚合曲线,进一步以聚合商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小微负荷运行优化模型,并通过Cplex求解器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有效削减峰谷差值以及降低聚合商运行成本,提升负荷协调互动过程中的经济综合效益。

    2024年03期 v.41;No.280 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2K]
  • 考虑负荷动态响应特性的居民小微负荷优化调度策略

    李彬;李悦欣;林驿轩;祝恩国;刘岩;王朝亮;

    伴随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居民侧灵活小微负荷资源大量涌现并成为电网互动业务的主要参与角色。提出了考虑负荷动态响应特性的居民小微负荷优化调度策略,设计了主站-聚合商-小微负荷的多层级协调互动架构。基于典型小微负荷的动态响应特性,构建了可转移、可削减等柔性负荷特性模型。应用贝叶斯算法对用户侧负荷数据进行分类预测,得到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后的负荷聚合曲线,进一步以聚合商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小微负荷运行优化模型,并通过Cplex求解器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有效削减峰谷差值以及降低聚合商运行成本,提升负荷协调互动过程中的经济综合效益。

    2024年03期 v.41;No.280 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2K]
  • 面向电压波动治理的气田配电网多类型电压无功设备优化配置

    耿光飞;周琨迪;曾丽婷;

    某地气田配电线路位于农村电网末端,供电线路长、负荷重且分布不均匀,线路末端电压波动较大,随着气田开采规模的增大,供电电压的不稳定严重影响着气田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针对气田配电网稳态与暂态电压波动问题,首先对并联电容器、串联稳压器和静止无功发生器3种类型电压无功控制设备的综合优化配置问题进行研究,建立了以总费用最小和抑制电压波动为目标的双层优化模型。然后,通过暂态仿真试验讨论了不同方案抑制电压波动的效果,通过稳态和暂态2个方面分析,验证了采取多种电压无功控制设备互补配合优化后提高电压稳定性的效果。最后,针对该气田配电网中存在的工农业负荷并存现象,分别采用实际10 kV配电专线和农网供电线路进行分析,算例结果验证了该电压无功优化方法既能保证经济性,也能提高系统电压质量。

    2024年03期 v.41;No.280 6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3K]
  • 面向电压波动治理的气田配电网多类型电压无功设备优化配置

    耿光飞;周琨迪;曾丽婷;

    某地气田配电线路位于农村电网末端,供电线路长、负荷重且分布不均匀,线路末端电压波动较大,随着气田开采规模的增大,供电电压的不稳定严重影响着气田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针对气田配电网稳态与暂态电压波动问题,首先对并联电容器、串联稳压器和静止无功发生器3种类型电压无功控制设备的综合优化配置问题进行研究,建立了以总费用最小和抑制电压波动为目标的双层优化模型。然后,通过暂态仿真试验讨论了不同方案抑制电压波动的效果,通过稳态和暂态2个方面分析,验证了采取多种电压无功控制设备互补配合优化后提高电压稳定性的效果。最后,针对该气田配电网中存在的工农业负荷并存现象,分别采用实际10 kV配电专线和农网供电线路进行分析,算例结果验证了该电压无功优化方法既能保证经济性,也能提高系统电压质量。

    2024年03期 v.41;No.280 6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3K]

新能源

  • 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的运行经济性评估研究与应用

    钟雅珊;杨韵;左剑;何祥针;付聪;徐芸霞;张东辉;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新能源装机规模迅速增加,系统电源结构也随之变化,影响电力电量平衡的因素也更加复杂。电网运行经济性评估的目标和影响因素具有多元化特点,全面评估系统运行经济性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是实际工作中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分析了高比例新能源电网运行经济性的综合目标和关键影响因素;其次,建立了计及源、网、荷等因素影响下的电网运行经济性影响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最后,研发了电网运行经济性综合评估系统,并以实际省级电网为例,对系统在各种运行模式下运行的经济性进行了仿真和定量分析,对提出的理论和开发系统进行了验证,对实际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和软件支撑。

    2024年03期 v.41;No.280 7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0K]
  • 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的运行经济性评估研究与应用

    钟雅珊;杨韵;左剑;何祥针;付聪;徐芸霞;张东辉;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新能源装机规模迅速增加,系统电源结构也随之变化,影响电力电量平衡的因素也更加复杂。电网运行经济性评估的目标和影响因素具有多元化特点,全面评估系统运行经济性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是实际工作中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分析了高比例新能源电网运行经济性的综合目标和关键影响因素;其次,建立了计及源、网、荷等因素影响下的电网运行经济性影响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最后,研发了电网运行经济性综合评估系统,并以实际省级电网为例,对系统在各种运行模式下运行的经济性进行了仿真和定量分析,对提出的理论和开发系统进行了验证,对实际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和软件支撑。

    2024年03期 v.41;No.280 7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0K]
  • 基于自愈控制建模的分布式电源优化研究

    安宇;史晓超;李平;陈国雄;王彦龙;

    自愈控制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在配电网系统最优自愈控制策略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智能配电网源荷互动的运行策略规划方案。首先,通过对分布式储能和分布式无功电源的优化配置,构建了由分布式发电单元组成的具有高度自给能力的配电系统模型。然后,基于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预测与负荷预测,对配电网稳定运行自给能力、配电系统总能量损失、配电系统可靠性总负荷需求以及故障自愈要求进行分析,为配电网规划了规避未知风险的最优自愈策略。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智能配电网的自愈功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的运行策略不仅可以优化配电网的自愈控制能力,还能实现对分布式电源的可观、可测、可控。

    2024年03期 v.41;No.280 8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9K]
  • 基于自愈控制建模的分布式电源优化研究

    安宇;史晓超;李平;陈国雄;王彦龙;

    自愈控制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在配电网系统最优自愈控制策略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智能配电网源荷互动的运行策略规划方案。首先,通过对分布式储能和分布式无功电源的优化配置,构建了由分布式发电单元组成的具有高度自给能力的配电系统模型。然后,基于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预测与负荷预测,对配电网稳定运行自给能力、配电系统总能量损失、配电系统可靠性总负荷需求以及故障自愈要求进行分析,为配电网规划了规避未知风险的最优自愈策略。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智能配电网的自愈功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的运行策略不仅可以优化配电网的自愈控制能力,还能实现对分布式电源的可观、可测、可控。

    2024年03期 v.41;No.280 8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9K]

设备研制与应用

  • 基于高频电流信号的电缆局部放电故障特征分析研究

    严亚兵;江志文;肖俊先;甘星;林宇轩;

    电缆故障会影响电力的传输和分配,局部放电是电缆早期故障的表现之一,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及时发现和修复故障。搭建了电缆局部放电试验平台,制作了环切划痕、气隙和金属颗粒等3种电缆缺陷,对电缆进行逐级加压,获得了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在多个电压等级下的高频电流数据,对其进行分析表明:3种不同缺陷电缆的特征差异较为明显,可以为电缆局部放电类型识别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2024年03期 v.41;No.280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5K]
  • 基于高频电流信号的电缆局部放电故障特征分析研究

    严亚兵;江志文;肖俊先;甘星;林宇轩;

    电缆故障会影响电力的传输和分配,局部放电是电缆早期故障的表现之一,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及时发现和修复故障。搭建了电缆局部放电试验平台,制作了环切划痕、气隙和金属颗粒等3种电缆缺陷,对电缆进行逐级加压,获得了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在多个电压等级下的高频电流数据,对其进行分析表明:3种不同缺陷电缆的特征差异较为明显,可以为电缆局部放电类型识别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2024年03期 v.41;No.280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5K]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入编通知

    <正>《供用电》主编先生/女士:我们谨此郑重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贵刊《供用电》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即第10版)之电工技术类的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从2021年10月开始研究,研究工作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共32个单位的148位专家和工作人员参加了本项研究工作,全国各地9473位学科专家参加了核心期刊表的评审工作。经过定量筛选和专家定性评审,从我国正在出版的中文期刊中评选出1987种核心期刊。

    2024年03期 v.41;No.28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K]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入编通知

    <正>《供用电》主编先生/女士:我们谨此郑重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贵刊《供用电》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即第10版)之电工技术类的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从2021年10月开始研究,研究工作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共32个单位的148位专家和工作人员参加了本项研究工作,全国各地9473位学科专家参加了核心期刊表的评审工作。经过定量筛选和专家定性评审,从我国正在出版的中文期刊中评选出1987种核心期刊。

    2024年03期 v.41;No.28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K]
  • 下载本期数据